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选择深耕于家乡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属于自己的致富华章。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鱼塘镇景平村上新寨“80后”的农户李进局便是其中之一。
种植+收购,打开自己的富“芋”路
走进鱼塘镇景平村,随处可见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芭蕉芋田,鲜红的花蕾正随风轻轻摇曳,这些芭蕉芋不仅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李进局致富路上精彩的一部分。
据了解,芭蕉芋适应性较强,具有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低投入也能有较高产量等优势,适宜山地、斜坡地种植。近年来,鱼塘镇党委政府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大力扶持农户种植芭蕉芋,激活闲置土地。
在此机遇下,李进局充分利用自家闲散空地广泛种植芭蕉芋。“现在我家种植芭蕉芋面积有6亩,每亩产量差不多两千来斤,同时我也以一元一公斤的价格向其他农户进行收购,从而进行加工制作成小粉出售。”李进局说。
如今,李进局家中俨然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堆满了已清洗和分拣好的芭蕉芋。他和家人正熟练的将芭蕉芋削皮、搓碎、过滤……“芭蕉芋种植周期短,其淀粉具有含量高、粘性好、色泽洁白和口感细腻等特点,是制作粉丝、糕点等食品的理想原料,深受市场欢迎,家里加工制作成小粉不愁销路。现在靠芭蕉芋每年也能有两三万的收入了。”李进局说道。
学习新技术,烤烟种植提质增效
烤烟作为鱼塘镇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24年,为有效转变传统粗放化灌溉方式,逐步实现烟区用水工程化、定量化和准时化,促进种植户降本增效,鱼塘镇大力推广烤烟生产滴灌节水灌溉技术。
作为鱼塘镇有名的种烟“土专家”,在镇党委政府和镇烟叶工作站的协调配合下,李进局主动积极与村中其他烟农沟通协商,最终在景平村成功推广了一片面积为126亩的烟叶节水滴灌技术示范地。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李进局积极学习滴灌带的安装、施肥管理和维护保养等技术,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示范地的日常管理,确保烟叶节水滴灌技术的正确应用。
他表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深耕家乡的模式亦需与时俱进。之前的人工浇水,耗费大量人力的同时还会造成水源浪费,使用滴灌技术能有效降低我们的种烟成本,提升生产效益。”2024年李进局种植25亩烤烟,亩产值133.96元/公斤,烤烟收入十余万元,还获得镇上奖励个人的1000元。
就地就业,分级工作增收入
在深耕家乡土地、致力于家乡发展的同时,在每年的烟叶收购期间需要大量的用工,李进局凭借其种烟经验丰富和日常积累,通过了烟站组织烟叶专业化培训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成为了烟叶分级点的分级人员,在收购期能有五千多元的收入。
如今,在家乡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李进局通过多元化产业种植和专业化分级作业,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辛勤付出,让家人搬入了宽敞的小洋楼,自己也购置了崭新的小轿车。与此同时,他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家乡的土地必将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农户们增收致富路径也将愈发宽广。(文/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白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