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合同节水项目全面完成县级验收,每年预计可减少费用支出超过50万元。该项目还列入浙江省2024年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专项试点。近年来,我县积极宣传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推动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落地,合同节水管理是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
一是积极探索创新,推动节水新高度。在实施常规公共供水管网减损降漏合同节水项目后,积极探索工业领域合同节水。选定用水量大的重点工业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深入分析企业用水和管理情况,以节水效果保证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通过引入节水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节水改造服务,分享节水效益,实现多方共赢。海纳合同节水项目以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为出发点,对企业内管网水量分级计量,解决各级供水管线存在的漏损和工艺用水不合理问题,同时,通过新建污水回用系统,每年可回用约15万m³的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费用,不完全统计为企业每年减少水费支出、污染处理等费用超过50万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发挥示范引领,提升社会影响力。浙江海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企业注重节能环保,积极响应国家节水政策,在水资源节约利用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此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更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为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模式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三是强化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识度。多措开展合同节水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五进”等活动,宣传合同节水管理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提高社会各方对合同节水的认识度、认同度,为合同节水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对促进社会资本参与节约用水、节水管理、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县还将继续围绕目标创新举措,充分推广节水新理念、新经验、新方法,推动用水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各项节水举措在开化“落地生根”。(开化县水利局 蔡发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