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IPO观察

协商于民 协商为民 ——鹰潭市政协“民生实事商量办”助解民忧

时间:2025-03-12 14:20:32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感谢市政协对我们商场及周边商户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在解决交通问题上给予的及时帮助!”近日,一封来自鹰潭华章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全体商户的感谢信,成为鹰潭市政协履职为民的生动注脚。随着鹰潭大桥北岸左转路线在非高峰时段的开通,原本因交通梗阻导致的客流量下滑问题迎刃而解,商户日均营业额大幅提升,市民购物体验显著改善。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鹰潭市政协创新设立的“民生实事商量办”协商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发挥的关键作用。

  痛点变焦点:一条左转路牵动万家心

  作为新城区的商业地标之一,华章商场曾因市民下桥后无法左转的“断头路”问题陷入困局。“高峰期绕行需多花10分钟,许多顾客干脆不来了。”商户王女士的焦虑道出普遍心声。交通不畅不仅影响市民生活便利度,更成为制约商圈发展的瓶颈。市政协委员张国峰在调研中发现这一痛点后,联合多位委员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直击问题核心,提出优化鹰潭大桥北岸道路交通设置的建议。

  协商破难题:专项资金激活治理效能

  委员的“微建议”引起市政协高度重视,迅速启动“民生实事商量办”专项机制,时任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陈丽萍多次联动市交警支队、信江新区等部门现场办公。经过科学论证,仅用30天便完成信号灯改造、车道调整等工程,以非高峰时段开放左转的“柔性方案”平衡通行效率与安全需求。这一过程中,市政协首创设立的协商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成为破局“加速器”——通过精准投入撬动部门资源整合,确保民生项目快速落地。

  机制创实效:840万资金托起民生温度

  2024年,在鹰潭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在全国率先建立政协委员“民生实事商量办”专项资金体系,市财政投入300万元,推动委员民生“微建议”办理,遵循“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公益性”原则,首批16个项目涵盖交通站台设施改造、社区周边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修复、乡村路灯亮化等民生“关键小事”,惠及群众2万余人。资金的规范化运作建立“项目筛选-协商实施-民主监督-效果评估”闭环,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2025年市本级财政又投入400万元,贵溪、余江各投入200万元,月湖投入40万元,形成840万元的年度资金池。

  民主聚民心:全过程参与彰显制度优势

  “从项目筛选到验收,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要全程参与监督。”市政协主席黄云说,“民生实事商量办”市政协只是“话事人”,重点是做好协商推动和民主监督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不仅要追求“办得快”,更要注重“办得实”,将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在鹰潭市第四幼儿园北侧停车场、道路及排水管网建设项目中,市政协通过开展“主席接待日”活动,搭建“居民议事会+专家论证会”平台,让不同利益群体充分表达诉求,并邀请市教育局、市国控公司、市第四幼儿园、月湖区政府、四青街道办事处等单位负责同志协商,最终通过“政协专项资金为主、区政府兜底分摊”的方案达成共识。这种“协商在一线”的实践,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

  从一条左转车道的疏通到840万元专项资金的系统布局,鹰潭市政协正以“微建议”撬动“大民生”,用“小资金”激活“大治理”。正如鹰潭华章商场商户们在感谢信中写道:“如今车流畅通了,人心也更敞亮了!”这既是群众对政协工作的点赞,更是对“民生实事商量办”机制的生动诠释。随着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得以解决,“幸福鹰潭”的民生底色将愈发鲜亮。(供稿:鹰潭市政协陆超林、赵卫平)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成都锦城学院53名学子佩戴小红花 踏上职场新征程
成都锦城学院53名学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