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春耕生产,助力农户提升甘薯种植技术水平,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川南分院)积极行动。入春以来,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正高级农艺师张德银带队,携薯类课题组技术人员杜勇利、杨春菊组成技术组,深入宜宾市多地开展甘薯育苗技术指导工作。
技术组先后前往宜宾市高新区,南溪区石林村、古永村,筠连县海灯村、柏杨村、银江村,高县向阳村等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技术组详细讲解并示范了土壤消毒杀虫杀菌处理、苗床整理、种薯质量把关、浸种杀虫杀菌处理、排种、覆膜、苗田管理及甘薯病虫害监测防控等甘薯育苗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和流程。
针对近期气温变化异常升高,3月24日至26日,宜宾市最高气温达34℃。过高温度对已育甘薯苗生长发育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部分甘薯苗出现烧苗、死苗现象,严重威胁薯苗质量与成活率。针对此情况,张德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对于1月中旬采用地膜+小拱棚育苗方式的石林村、向阳村等村,指导农户揭去地膜,早上揭开小拱棚膜两头通风降温,晚上关闭小拱棚膜两头保温;针对3月初只采用地膜育苗的海灯村、柏杨村、银江村等村,建议在午间温度过高时将地膜覆盖方式改为半覆盖,只覆盖苗床一半,让另一半暴露散热,晚上再盖回。同时,着重强调要时刻关注甘薯病虫害,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确保甘薯苗健康生长。
此次技术指导工作,切实解决了农户在甘薯育苗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甘薯育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得到了当地农户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为今年宜宾市甘薯产业提质增效奠定种苗基础。(供稿人: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杜勇利 杨春菊) |